文学丨艾丽斯·沃克的文学生涯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小说家、诗人、散文家,也是行动主义者与妇女主义者。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紫颜色》(The Color Purple)获得1983年度代表美国文学最高荣誉的三项大奖——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和全国书评家协会奖,使其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Womanism)反映在散文《寻找母亲的花园》(In Search of Our Mother’s Gardens)中,成为黑人女权主义思想最有影响的文本之一。在20世纪下半叶的现当代非裔作家中,艾丽斯•沃克占有重要一席。
艾丽斯•沃克与文学结缘始于一次童年创伤。8岁时,在与两个哥哥玩“西部牛仔”游戏时,假扮印第安人的艾丽斯•沃克被大她两岁的哥哥用玩具手枪射伤眼睛。由于家境贫寒错失最佳治疗时间,艾丽斯•沃克的右眼永久失明,伤口一度必须贴上绷带。这一事件留下的心理阴影持续多年,影响了艾丽斯•沃克的人生。独居角落、潜心阅读诗歌,并尝试创作成为艾丽斯•沃克化解自卑与痛苦的最佳方式。
1961年,艾丽斯•沃克获得了全额奖学金,进入亚特兰大的斯帕尔曼学院学习,随后转入纽约州的萨拉·劳伦斯大学,并于1965年毕业。时值美国民权运动高涨时期,艾丽斯•沃克在读书时受到斯帕尔曼学院的霍华德·任教授(Howard Zinn)的影响,投身民权运动。1962年,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博士邀请沃克到他家做客。1963年,艾丽斯•沃克前往华盛顿参加了民权游行,聆听马丁·路德·金面对千万黑人发表的“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讲。大学毕业之后,艾丽斯•沃克返回南方故乡,深入佐治亚州和密西西比州,为黑人争取选举权。 随着民权运动和美国女权运动的高涨,艾丽斯•沃克又从白人中产阶级女权主义的旗帜下拓展了黑人女权主义思想与活动。1967年3月17日,沃克她与犹太民权律师迈尔文·罗斯曼·利文逊相遇、相爱,并克服各种困难在纽约市结婚,同年迁居密西西比州的州府杰克逊市,成为“密西西比州第一对合法结婚的跨种族夫妇”。 艾丽斯•沃克曾因悲恸马丁·路德·金的遇难而痛失怀孕的胎儿,直至1969年才迎来女儿丽贝卡的出生。
20世纪70年代,艾丽斯•沃克的小说创作生涯进入重要时期。1970年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The Third Life of Grange Copeland)发表。1973年艾丽斯•沃克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爱与烦恼》,获得国家艺术、文学研究院罗森塔尔奖。同年,艾丽斯•沃克前往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天才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家乡,在荒野中发现了赫斯顿的荒冢,为其立碑,并重新整理和编辑赫斯顿的著作,也由此引发了学界对赫斯顿作品及其创作思想的研究热潮,使这位被湮没的女作家重现历史舞台,成为20世纪最受瞩目的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本人也尊称她为“文学之母”。
1976年,艾丽斯•沃克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梅丽迪恩》(Meridian)出版,标志着艾丽斯•沃克将诗人、小说家、散文家、编辑、和政治行动主义者等多重角色齐聚一身,引起了文艺界的广泛关注,梅丽迪恩这个影射艾丽斯•沃克自身经历的黑人新女性形象得到了女权主义者们的高度赞扬。同年,沃克与利文逊的婚姻在宣告结束,沃克随后在旧金山遇上《黑人学者》的编辑罗伯特·亚伦,不久即与之共同生活。
70年代后期,艾丽斯•沃克在前卫的女性杂志《女士》(Ms.)任编辑,创作了大量具有女权主义思想的作品。此外,艾丽斯•沃克的文集《我们所热爱的一切都能得到拯救》(Anything We Loved Can Be Saved: a Writer’s Activism)和《以文为生》(Living by Words)也充分反映了艾丽斯•沃克关于如何以实践的方式争取黑人妇女的自治和话语权力的思想。
1982年,艾丽斯•沃克出版的《紫颜色》(The Color Purple) 引发学界的巨大反响,被称为永恒的经典,是世界上被重读次数最多的文学作品之一。 当代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布鲁姆(Harold Bloom)誉之为“一位完全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1985年该小说由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被搬上银幕,女主角为美国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温弗莱·奥普拉;2005年该小说还被改编为百老汇的音乐剧上演,2006年获托尼奖的音乐剧最佳女主角奖项。《紫颜色》后,艾丽斯•沃克又陆续出版了几部小说,但其影响力皆未超越《紫颜色》,如1989年出版的《宠灵的殿堂》(The Temple of My Familiar)和1992年出版的《拥有快乐的秘诀》(Possessing the Secret of Joy)。这两部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延展了《紫颜色》中的部分人物及其故事情节,但并非为其姊妹篇。同时,两部作品同样反映与艾丽斯•沃克相关的人生经历——她的几次婚恋,以及90年代中期与女创作歌手特蕾西·查普曼的同性恋情, 再现了艾丽斯•沃克的文学创作与文化思想。
艾丽斯·沃克在美国文坛崭露头角时正值20世纪60年代晚期女权主义运动空前高涨时期。在此之前,美国妇女在1920年已经取得了普选权,但妇女运动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社会传统意识仍占主导地位,对女性的陈腐认识仍然根深蒂固。与此同时,以族裔诉求为宗旨的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非裔作家在20年代经由白人恩主的资助,在南方采风与民俗研究方面成果显著,但他们大多聚焦族裔文化身份的彰显,缺乏对挣扎于性别、种族、阶层夹缝中的非裔女性生存境遇的应有关注。非裔女性争取平等权的斗争随着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的开展逐渐深入人心,妇女对权益的诉求成为这一阶段女权运动深化和持续推进的主要方向。黑人女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诉求也随之萌生和发展,表现在文学上,描写和揭示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自我觉醒、自我成长的小说不断涌现。艾丽斯•沃克不仅通过创作呈现自己的文学思想及人生理念,她还积极推动妇女进步和参与社会活动。1983年,艾丽斯•沃克曾随美国女作家代表团访华。2003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当日,艾丽斯•沃克与另外26名作家集会抗议美国政府参战伊拉克战争,并因跨过了白宫门前的安全线被捕。之后艾丽斯•沃克就此事接受采访,充分表达了对深受战争威胁的伊拉克妇女生存状况的关切,凸显其妇女主义思想中普世性的姐妹情谊。2008年奥巴马总统当选,艾丽斯•沃克通过杂志《根》(The Root)的网页版在线发表了“致巴拉卡·奥巴马的公开信”(2008年11月5日12:00),阐述了她为非裔同胞获取国家最高政治职位的自豪感,希望奥巴马吸取非裔遭受歧视的历史伤痛经验,呼吁并期盼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大同。这正是艾丽斯•沃克妇女主义思想的终极追求。